您的位置:首页 > 曲靖新闻 > 综合新闻 > 文章信息 RSS

滇中产业新区划定启动区 云南经济版图或重构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 阅读次数:26896

简介: 在云南出台《关于建设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的决定》(下称《决定》)近一年之际,滇中产业新区终于迈出了最为坚实的一步:昆明的安宁市、嵩明县以及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将全面托管给滇中产业新区作为先行启动区。

先行启动区是一个经济运行的独立区域,在这一区域内,行政干预将让位于经济发展,由此,云南经济版图也将迎来重大变革。

在云南出台《关于建设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的决定》(下称《决定》)近一年之际,滇中产业新区终于迈出了最为坚实的一步:昆明的安宁市、嵩明县以及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将全面托管给滇中产业新区作为先行启动区。

根据《决定》,在先行启动区,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将在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统一重大项目融资、统一干部管理、统一新增财税来进行管理。

“这一举措将行政区划和经济功能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将最大程度促进区域内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在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研究员董棣看来,先行启动区是一个经济运行的独立区域,在这一区域内,行政干预将让位于经济发展,由此,云南经济版图也将迎来重大变革。

3月底或完成托管移交

昆明市在2月17日下发了“关于成立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先行启动区托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通知在明确成立托管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还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在3月底前完成资产清理、人员登记、资料台账等基础性工作。

2月8日,春节假期刚过,省委书记秦光荣便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滇中产业新区相关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一年有突破、两年大变化、三年见成效”的3年发展目标,并要求今年内确保新区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有新突破,全面掀起建设高潮。

随即,昆明市在2月17日下发了“关于成立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先行启动区托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通知在明确成立托管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还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在3月底前完成资产清理、人员登记、资料台账等基础性工作。

不仅如此,通知还明确成立机构编制人员及党组织关系移交、管理职能职责移交、国民经济核算、基础设施移交、债权债务核算、资产移交等6个工作组,以推进先行启动区托管交接,加快推进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建设。

“目前,移交工作正在进行,在此期间,按照要求,原则上不会有新的项目引进和开工。”安宁工业园区管委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移交工作的相关情况。

2月18日和19日,省委常委、滇中产业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培,在出席安宁市、嵩明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时提出,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全力推进滇中产业新区规划建设。

种种迹象表明,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入主”安宁市、嵩明县以及官渡区大板桥街道(下称“一市一县一办”)的日子已然不远,这也让人们对新区建设充满了期待。

昆明的“舍”与“得”

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昆明全市黑色金属及建材产业总产值为417.11亿元,其中安宁为247.36亿元,占总量的60%左右。三地托管后,意味着黑色金属及建材产业将在昆明的产业中消失。

充满期待的同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市一县一办”的托管将对昆明工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一组数据直观反映出这一现实:即将托管的三地合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8户,影响全市减少2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2.6亿元,影响全市减少1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53.4亿元,影响全市减少25.7%;规模以上利税总额46.41亿元,影响全市减少10.1%;规模以上利润总额21亿元,影响全市减少12.8%。

不仅如此,托管也会对昆明“8185”产业结构带来重大影响。以黑色金属及建材产业为例,昆明钢铁企业目前仅有武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永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户,均注册在安宁,其他钢铁企业均转型为铸造及铁合金行业。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昆明全市黑色金属及建材产业总产值为417.11亿元,其中安宁为247.36亿元,占总量的60%左右。三地托管后,意味着黑色金属及建材产业将在昆明的产业中消失。

受影响的并非只有黑色金属及建材产业,装备制造业同样较为突出。安宁、嵩明县均具有较好的装备制造产业基础,沈机昆明机床、云南CY集团、昆明重工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均已在杨林经开区征地实施整体搬迁,昆电工也已搬迁至安宁。2013年,“一市一县一办”三地的装备制造业产值共计51.82亿元,未来,发展势头将更加强劲。


不过,在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研究员董棣看来,于昆明而言,托管并非只有“舍”,更多的则是“得”。

“不管这三个地方归属哪里管辖,它们都同属昆明经济圈,从这个角度来讲,经济圈范围内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会促进昆明经济的发展,进而形成一种反支撑力。”董棣说,就现阶段的昆明而言,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滇中产业新区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无疑会对昆明的配套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推动昆明金融、科技、物流等产业的发展壮大。

云南经济版图或重构

在董棣看来,托管的更大意义在于,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它将是一个经济运行相对独立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行政干预将让位于经济发展。”

“和中国大多数省份一样,以前的云南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诸侯经济’,州市与州市之间、县区与县区之间各自为政,缺少彼此间的合作,形成的多是‘小而全’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要素在小区域内自成体系,无法做到真正按照市场法则优化配置。”董棣说,受制于土地指标不足,考核指标压力过大等因素影响,单靠一个县区无法做到产业链的真正延伸,而托管后则可以打破行政限制。今后,项目的引进可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统筹安排,布局在滇中产业新区范围内最适宜的地方。

跳出云南看云南,滇中产业新区还意味着更多。董棣说,从国家级战略发展来看云南发展,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二是滇中地区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家层面的18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两者互为依托。

“从桥头堡的角度讲,沿边经济带更为直接;从主体功能区而言,滇中地区属于重点开发区域。沿边经济带发展得好可以带动滇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滇中地区经济发展得快同样可以辐射沿边经济带。现实的问题是,沿边经济带目前无法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滇中产业新区承担更多的角色。”董棣说,托管后的滇中产业新区将是高起点、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对于云南而言,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增长极。这一增长极将和沿边经济带相互融合,进而带动整个云南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树华同样看好“一市一县一办”的托管。在他看来,只有托管,才能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从长远来看,托管后的滇中产业新区对滇中乃至云南经济的拉动将是史无前例的。”

昆明或是其他城市托管的示范

郭树华表示,前期可能只是昆明“一市一县一办”先行先试,后期也许还会将楚雄、玉溪的部分地区托管至滇中,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注意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建设,以促进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如果推进得好,滇中产业新区对整个滇中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非常明显,将来,滇中四城在整个云南的GDP占比也许会达到70%甚至更高。”郭树华认为,托管后,滇中产业新区的区域分工将会更加明细,“从长远看,它将加速区域经济的大联合,从而让云南在与广西、四川、贵州等周边省份对话中有更好的着力点。”

不过,在郭树华看来,托管不仅带给滇中产业新区好的发展机遇,也对主管部门提出更多挑战。“托管使得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由单一的产业经济管理职能向综合性的社会化管理职能转变,这对主管部门的综合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郭树华说,托管后的滇中产业新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即是社区与园区融合发展的问题:一方面,社区要服务于园区发展;另一方面,园区发展要为社区进步提供持续的推动力,带动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变。

“被托管的一些社区也许对园区经济的发展帮助并不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主管部门的‘包袱’,这就要求主管部门不仅要花钱还要花心血,用开放性思维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发展平台,共享发展成果。”郭树华表示,前期可能只是昆明“一市一县一办”先行先试,后期也许还会将楚雄、玉溪的部分地区托管至滇中,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注意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建设,以促进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在新区建设过程中,如果主管部门只注重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社会、文化建设,那么,原先分属不同区划的人们就很难在新区找到归属感,这样,彼此的磨合期也会被拉长,而被拉长的磨合期反过来也会拖住经济发展的后腿。”郭树华说。



新闻背景

滇中产业新区前世今生


作为未来滇中乃至云南经济的“发动机”,滇中产业新区的诞生并不偶然。伴随着滇中“一体化”推进而深入。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滇中“一体化”进程中迈出实质性步伐的第一步。

滇中“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96年。这一年,省建设厅(现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组织编制了《昆楚玉曲城市群规划》,并于1998年获得省政府批复。此后,省政府对滇中城市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

然而,事隔十年后,滇中城市群规划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四方达成了“加强滇中城市合作、推进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共识。昆明市与玉溪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2007年,省政府在楚雄州召开的现场办公会,正式将楚雄纳入滇中经济圈中。

此后,滇中“一体化”进程提速。2009年10月,省发改委公示《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规划(2009年-2020年)》(征求意见稿),勾勒出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的大致合作轮廓,这使得滇中四城的合作方向更为清晰。

2011年:国家层面首提发展滇中

2011年对于滇中四城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国务院批准并出台《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家层面第一次提及云南要大力发展滇中地区。

2011年3月,昆明市分别与玉溪、楚雄、曲靖三个滇中城市签署了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四城将取消滇中四城电话长途资费,实现教育政策统一、社保医保统一、基础设施统一、环保及市场准入统一。框架协议将从发展规划、交通设施、产业发展等7个方面谋求“功能互补、区域联动、一体发展”的全新一体化合作模式。

同年5月,国务院批准并出台《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意见明确,要将滇中地区培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建设以昆明为中心,包括曲靖、玉溪、楚雄的滇中城市经济圈,使之成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旅游、文化、能源和商贸物流基地,以化工、有色冶炼加工、生物为重点的区域性资源深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

8月,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发布了《滇中城市群规划(2009—2030)》,明确滇中城市群在国家桥头堡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规划的实施,最终将滇中城市群打造成为云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同时,成为区域性国际枢纽。到2030年末滇中总人口规模将达2400万人,城镇总人口18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75%。

2012年:滇中产业新区浮出水面

2012年是滇中产业新区从酝酿到成熟的一年。5月,云南提出建设滇中产业新区构想。8月,云南省发改委编制的《建设滇中产业新区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稿)》出炉,滇中产业新区的定位是要成为桥头堡建设的核心区、产业发展的聚集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绿色发展的样板区。

10月,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规划汇报会在昆明召开,“一区、两带、四城、多点”的思路基本形成。省委书记秦光荣指出,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事关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大局,“一区、两带、四城、多点”是一个有机整体,“一区”是核心,“两带”是双翼,“同城”是纽带,“多点”是基础。

同样在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关于印发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通知明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形成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支撑、沿边开放经济带为窗口、对内经济走廊为纽带的空间格局。不断增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之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核心区域。

2013年:正式发文建滇中产业新区

经过近一年的酝酿,2013年3月,云南正式出台《关于建设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的决定》。决定指出,将选择滇池径流区域以外的安宁、易门、禄丰、楚雄四县市(西区)和滇中城市经济圈中位于昆明东部的嵩明、寻甸、马龙三县(东区),利用丰富的低丘缓坡土地和较好的交通、能源和产业等基础条件规划建设新区,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元左右,力争生产总值占全省20%以上。

同年6月,首届南博会在昆明召开,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几年内将有1000亿元资金支持滇中产业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高端产业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这也是滇中产业新区第一次获得如此多的资金支持。

2013年11月,云南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管委会行使部分省级行政审批权(第一批)的决定》,授予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管委会行使65项急需的省级行政审批权。

《关于建设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的决定》出台一年后,在2014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云南代表团拟以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多个建议,其中建议国家批准设立滇中新区列在首位,云南希望将已经由成立的滇中产业新区上升到国家级新区。

分享到:
编辑:momy

热点推荐
月关注排行
综合新闻
微信图片分享
年度关注排行